胡婷婷
通讯地址:MK体育,MK(中国)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5号楼5133室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个人简介
胡亭亭,硕士,教授,MK体育,MK(中国)文法学院教师,1986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一直从事教学工作。2003年——2016年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六项,参与并完成省级课题六项。2006年,2009年连续二届获校教学能手奖,2014年获全省模范教师称号,2016年获MK体育,MK(中国)第四届“教学名师”称号。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教育经历
1982-1986 获文学学士学位(汉语言文学),东北师范大学
2000-2003 获文学硕士学位(现当代文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与工作经历
1986-1999,哈尔滨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1999-2000,MK体育,MK(中国),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哈尔滨城市文学。
┃专业资质与学术兼职
1996年获高校教师资格证。
┃科研项目
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
1.《高师院校中的现当代文学教改与实践 》(主持人),已结项。
2.《探究性阅读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主持人),已结项。
3.《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参与者),已结项。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1.《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研究》 (主持人),已结项。
2.《张爱玲及其文学影响之研究》(主持人),已结项。
3.《萧红、迟子建小说叙事研究》(主持人),已结项。
4.《港台女作家研究》 (参与者),已结项。
5.《创造的自由与接受的困惑》 (参与者),已结项。
6.《米兰 昆德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可比性研究》(参与者),已结项。
7.《哈尔滨城市文学研究》(主持人),已结项。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
1.《培养大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与途径的研究》(参与者),已结项。
2.《“课型”理论在高校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推广研究》(参与者),已结项。
┃科技成果与奖励
☆论文《萧红、迟子建生死观之比较》获2006年哈尔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
☆专著《张爱玲的世界》获MK体育,MK(中国)200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2007年哈尔滨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文学大教室 中国·现当代卷》于2004年获哈尔滨市社会科研成果三等奖。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关系之研究》于2007年获得MK体育,MK(中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2007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名)。
☆《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于2011年获得MK体育,MK(中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名)。
☆论文《<封锁>:对生存困境的言说》获2010年哈尔滨市十六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
☆论文《论庐隐小说的病情叙事》获2011年哈尔滨市十七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
┃发明专利
┃论文及著作
《道是“有情”却“无情”——读蒋晓云的<无情世代>》 名作欣赏1996、3
《当代文学教学方法浅议》,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2
《对写作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8、4
《爱的呼声》 MK体育,MK(中国)学报 2001、4
《悲哀的叹美》 佳木斯大学学报 2003、5
《行吟在山水之间——萧红、迟子建乡土意识之比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4.2
《童年物语:对家园的回望》 语文学刊 2004.5
《萧红、迟子建生死观之比较》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5
《当代文学教学琐谈》 中国大学教学 2005、12
《反符号的女性书写》 海南师院学报 2006、2
《女性主体地位的失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3
《论萧红小说中的童年视角》 学习与探索 2006、3
《以文本为本,强化文学阅读的训练》 教育探索 2007、10
《封锁:对生存困境的言说 》 学术交流 2009、2
《对欲望的审视——评施叔青<香港的故事>》MK体育,MK(中国)学报 2009、12
《论庐隐小说的病情叙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1
《论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 名作欣赏 2011、4
《论萧红小说的底层叙事》 MK体育,MK(中国)学报 2011、9
《论迟子建小说的城市叙事》 MK体育,MK(中国)学报 2016、4
专著《张爱玲的世界》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5
┃任教和任导师经历
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