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通讯地址:MK体育,MK(中国)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5号楼5301室
电子邮箱:675183635@qq.com
联系电话:
┃个人简介
李雪,博士,MK体育,MK(中国)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2012年获得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2012年至今担任文法学院副院长职务。主持国家级、省级项目3项,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26篇为核心期刊发表,专著3部,连续3年获得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连续6年获得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有关黑龙江文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完成哈尔滨益地项目报告2份;申请专利5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教育协会教学一等奖。
┃研究方向
现当代文学批评
┃教育经历
2003.7——2006.6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硕士
2006.7——至今MK体育,MK(中国)人文学院教师
2009.9——2012.6武汉大学文学院 博士
┃研究与工作经历
2012.9——至今MK体育,MK(中国)人文学院副院长
期间2013.10——2014.10道里区建国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挂职)
┃专业资质与学术兼职
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理事;哈尔滨市政协理论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评论员;黑龙江省人事厅外围专家;哈尔滨市党外专家宣讲团成员
哈尔滨市民盟常委、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哈尔滨市统战部讲师团成员
┃科研项目
1.《艾特玛托夫与中国当代文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李雪主持人, 2016年11月——至今,在研
2.《新时期黑龙江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李雪主持人,2011——2014年已结项
┃科技成果与奖励
1.《范小青佛理小说主题诠释》,学术论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十七次贰等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1年9月20日;
2.《文学如何书写“中国”经验》,学术论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十八贰等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30日;
3.《“50后”作家的创作依然蕴含着无限生机——兼与孟繁华先生商榷》,学术论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十九次贰等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3年8月23日;
4.《大兴安岭的文学代言人——迟子建论》,学术论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二十次一等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4年8月15日;
5.《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学术论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二十一次二等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5年7月28日;
6.《宽阔地状写时代与人性——2014年长篇小说创作管窥》,学术论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二十二次二等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6年11月25日;
7.《范小青佛理小说主题诠释》,学术论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第十五届三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3年2月28日;
8.《文学如何书写“中国经验”》,学术论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十六届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4年12月19日;
9.《大兴安岭的文学代言人——迟子建论》,学术论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十七届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6年10月10日。
10.哈尔滨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奖励
11.荣获2014-2015年度黑龙江省高校教师荣誉称号
12.2017年哈尔滨市“五四”青年年度人物
┃发明专利
┃论文及著作
论文
1.《当代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载《文艺评论》2010年第3期;
2.《范小青佛理小说主题诠释》,载《小说评论》2010年第5期;
3.《以人释文 以文释人------评於可训<王蒙传>》,载《中国文化报》2010年4月7日;
4.《<圣天门口>的“云”》,载《文学报》2010年4月22日;
5.《中西部文学显现史诗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5日;
6.《“庄子”思想与当代文学》,载《理论与创作》2011年第1期;
7.《人生何处得逍遥---从<庄子的享受>看王蒙的“自由人格”》,载《东吴学术》2011年第2期;
8.《工业题材小说佳作:精读与发现》,载《文艺报》2011年2月21日;
9.《注目那些芬芳馥郁的作品》,载《文艺报》2011年7月22日;
10.《“北大荒”女性写作的风姿》,载《光明日报》2011年10月31日,《黑龙江日报》2011年11月10日全文转发;
11.《人与“绝对”的较量——戈麦用诗歌与人生演绎死亡》《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年9月17日 ;
12.《黑土地的温情与韧性》,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11期;
13.《文学如何书写“中国经验”》,载《人民日报》2011年12月2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2年第4期
14.《论大学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期;
15.《怀乡诗的深化向度——以闻一多的怀乡诗为例》,载《写作》2012年第1期;
16.《<城市门>中的“尺”和“秤”》,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29日;
17.《学术生长点的踏勘与文学史新思维的创构——评李遇春的学术专著<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18.《生命意志的追寻与张扬——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主题的一种诠释》,《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
19.《对古典美的深情回眸》,载《光明日报》2012年7月10日;
20.《“50后”作家的创作依然蕴含着无限生机——兼与孟繁华先生商榷》,载《光明日报》2012年7月24日;
21.《评付秀莹的中短篇小说集<爱情到处流转>》,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5期;13、《创造一种诗意的生命回归》,载《深圳宝安日报》2012年6月26日;
22.《论王蒙的元小说叙事手法》,载《写作》2012年第7-8期;
23.《大兴安岭的文学代言人——迟子建论》,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30日
24.《文学想象与中国形象》,载《光明日报》,2013年12月3日
25.《论朱文颖小说的叙事伦理》,载《小说评论》,2013年第5期
26.《论当代我国市民素质教育发展趋势》,载《MK体育,MK(中国)学报》,2013年第7
27.《渴望更真实、勇敢、宽阔的生命与创作》,载《小说评论》,2013年第5期
28.《为文化长者的心魂存照》,载《北京青年报》,2014年5月9日
29.《萧红故居——系在呼兰河上的魂》,载《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
30.《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湖北大学学报》,载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4年第5期
31.《宽阔地状写时代与人性——2014年长篇小说创作管窥》,载《光明日报》,2015年2月2日
32.《以文学的目光凝视这片土地——2015年长篇小说创作回望》,载《光明日报》,2016年1月25日
33.《直面现实与艺术探索》,载《光明日报》,2016年8月1日
34.《文学批评也有“自己的宇宙”-------谈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时代意义》,载《光明日报》,
2017年5月22日
著作
1.主编:《儿童文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
2.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浙江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
3.主编:《哈尔滨市近代教育史》,哈尔滨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任教和任导师经历
自从教以来,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新诗鉴赏、中国新诗研究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