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晓澄)10月2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指导,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北投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总决赛圆满落幕。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参赛队伍不畏强手,奋勇拼搏,表现突出,喜获全国二等奖(省内高校排名第二)。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教高函【2007】30 号)的全国性 9 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目的是为构建高校工程教育实践平台,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同和工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本次总决赛队伍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分区赛的581所高校、1465支参赛队伍中层层选拔产生,10月25—29日(历时5天),共118所高校119支精英队伍云集长沙,历经赛题说明、设计参数抽取、现场模型制作、答辩陈述、现场加载等一系列过程,争夺出全国特等奖、一、二、三等奖项。

本次大赛赛题为《撞击荷载下变参数两跨四车道桥梁结构设计与制作》,要求在比赛现场设计一座两跨四车道桥梁(桥型不限),承受桥面移动荷载和桥墩撞击荷载。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桥梁的变形进行定量控制。本次赛题通过加入部分待定参数,赋予赛题更多的灵活性,同时增加现场设计环节,强调对未来卓越工程师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在比赛现场,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满载而归队”的王鑫、张希联、苏冰三位同学的参赛作品《余载》,为斜拉索与张弦梁桁架相结合的结构形式。斜拉索减小了桥梁跨度,增加桥梁稳定性;张弦梁桁架可以充分发挥竹质材料受拉的良好性能,控制结构挠度,结构选型合理,手工制作精良,成功完成三级加载测试,获得大赛二等奖。

在历时五个月的准备时间中,李威、王琼、丁宝荣、于晓澄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了悉心指导,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体系、优化模型,为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奠定了基础!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通过此次全国结构设计大赛,参赛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同时也提升了执行能力、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坚持能力,更增强了学校荣誉感和拼搏进取精神。追梦路上有你,精彩不断,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