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拓展视野-智能建造专业教师参加强震动观测学术研讨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信息来源: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7日 15:10

(文/徐培彬)近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举办2024年度学术研讨会于新疆和田召开。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易发生地震灾害的国家之一,需要利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强地面运动的过程以及在其作用下工程结构的反应情况,为工程抗震、实时减灾、应急处理、震后恢复等韧性城乡工作提供定量数据资料,推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此次会议旨在为强震动地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深入开展与强震动特性识别、工程抗震设防、地震动模拟等相关研究的学术讨论,共同致力于提升强震动观测水平及其观测技术应用的能力。智能建造专业刘兴国主任及骨干教师徐培彬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报告内容为2023年土耳其大地震的地震动特征分析。通过与汶川地震地震动特征比较,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土耳其两次地震的震源效应明显强于土耳其地区浅地壳地震的地震动平均震源效应;两次地震中远场地震动的非弹性衰减明显强于土耳其地区的平均水平;两次地震持时无明显差异。与汶川地震(逆冲)的地震动相比,帕扎尔克地震(走滑)的地震动的震源效应在短周期较小,而在长周期则较大;Arias强度则较小,与两次地震震源机制有关。

通过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同各位专家学者交流、探讨,获益匪浅。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了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还提升了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此次参会对于智能建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