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专任教师

信息来源: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4日 15:34

(1)自然情况:梁红,女,1971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电介质工程专业,现为物理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东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东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物理教育MOOC联盟会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电磁学》、《电动力学》、《物理学导论》、《近代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主持及参与教改项目27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东北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出版教材3部;获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2门),省精品课1门(排名第2),校精品课1门,MK体育,MK(中国)教学贡献奖2项,哈苑公开课线上教学示范课一等奖1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介观物质的光学性质,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0项;指导本科生完成MK体育,MK(中国)学生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发表其他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省高教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哈尔滨市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获哈尔滨市模范工作者,哈尔滨市教育系统“三育人”工作先进工作者,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四有”好老师,MK体育,MK(中国)教学名师,MK体育,MK(中国)优秀教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五、第八“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暨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评”优秀指导教师,第七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北赛区暨第三届东北地区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1)自然情况:林维秋,女,1964年09月出生,副教授/学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物理教学论,主讲课程为《物理教学论》、《物理实验研究》、《微格教学》、《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等课程,

主持教改项目:

主持MK体育,MK(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基础教育的新课程观,培养高素质新型教师的研究与实践》,MK体育,MK(中国)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光学重点课程建设》,MK体育,MK(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课程观下,构建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观的新型物理教师教学行为技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MK体育,MK(中国)教改项目《光学MCAI教学系统》。

参与教改项目:

参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MK体育,MK(中国)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电磁学重点课程建设》。

指导本科生大赛项目;

指导学生分别在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多次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中荣获三等奖。

(3)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2014年被哈尔滨市总工会授予“三育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18年获MK体育,MK(中国)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被哈尔滨市教育局授予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称号。

(1)自然情况:孙凯霞,女,1963年02月出生,副教授/学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大学物理》等课程,主持及教改项目2项;获校精品课1门。发表教改论文2篇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研究,主持科研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4篇;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2021年获得MK体育,MK(中国)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22年获得MK体育,MK(中国)光荣从教30年纪念奖。

(1)自然情况:万鹏程,男,1964年1月出生,副教授/学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超声波换能器,发表论文5篇,出版教材3部。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2022年获得MK体育,MK(中国)光荣从教30年纪念奖。

(1)自然情况:张菲,女,1964年9月,高级实验师/学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07年至今担任实验员职务。

(2)教学方向及成果:物理实验,主讲课程:大学物理实验

主持教改项目:MK体育,MK(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参与的教改项目:MK体育,MK(中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基础教育的新课程观,培养高素质新型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光电教学项目建设》。

2015年获得全国第七届“优利德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暨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评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科研方向及成果:物理实验教学出版教材1部,发表论文5篇。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2003年先进工作者;2005年“三育人”先进个人。

(1)自然情况:王娜娜,女,1981年5月出生,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现为物理系党支部书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出版教材2部;获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物理讲课比赛省级2等奖2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非线性光学,主持横向课题3项;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发表其他论文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2019年获得MK体育,MK(中国)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1)自然情况:刘媛媛,女,1981年9月出生,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路》、《大学物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磁学》等,主持参与教改项目2项;指导本科生第九届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东北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十届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二等奖1项,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分赛区三等奖1项,2019深唐杯大学生5G技术及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光电竞赛获东北赛区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2部。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的电学性能及忆阻器件的阻变特性研究,主持参与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发表EI检索论文2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1)自然情况:张佳音,女,1986年1月出生,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激光原理与应用》、《近代物理实验》,主持教改项目3项;指导“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6项;出版教材1部;获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校青年教学名师称号。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稀土发光方面的研究。主持科研项目5项;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1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发表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7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校“学术新秀”称号。

(1)自然情况:苏春艳,女,1980年2月出生,讲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力学》、《理论力学》、《普通物理实验Ⅱ》、《大学物理Ⅲ》,获校教学优质奖二等奖1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高等量子力学的理论计算,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发表其他论文2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哈尔滨市优秀教师、校教学能手。

(1)自然情况:张玉军,男,1981年1月出生,讲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热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大学物理》。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表面等离子体,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

(1)自然情况:汪源源,女,1981年10月出生,讲师/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光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光学》、《固体物理》、《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实验》,主持参与教改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光电设计竞赛;出版教材1部。

(3)科研方向及成果: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发表其他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

(1)自然情况:郑兰,女,1982年2月出生,讲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Ⅰ》、《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统计拓展》,主持参与教改项目2项;出版教材1部;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优秀指导奖励1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项;主持MK体育,MK(中国)青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发表其他论文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

(1)自然情况:韩荣荣,女,1983年3月出生,讲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物理基础》、《普通物理实验II》;指导本科生光电设计大赛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水声信号处理,海洋声场分析,主持参与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发表EI检索论文6篇,发表其他论2文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1部。

(1)自然情况:刘庆欣,男,1986年3月出生,助教/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光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取得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中级水平证书。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指导本科生参加中国数字仿真大赛1项和数学建模比赛1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为反铁磁体表面等离激元的物理性质。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黑龙江省职工创新标兵称号。

(1)自然情况:姜珊,女,1989年8月出生,讲师/硕士,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了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改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参加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物理竞赛获奖6项;出版教材1部,在大连科技学院使用;获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物理竞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非平衡态统计物理,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发表教改相关论文1篇,其他论文2篇,软著1项。

(1)自然情况:崔苗苗,女,1996年3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现为实验中心实验教师。

(1)自然情况:张文生,女,讲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和《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固体激光技术,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

(1)自然情况:于祥燕,女,1987年9月出生,高级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专业,现为物理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指导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东北区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4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为光电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EI论文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1)自然情况:姜啸,男,1989年4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实验中心实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