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系专任教师

信息来源: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4日 14:41

(1)自然情况:贾贞,女,1978年02月出生,教授/工学博士,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工程经济》、《环境保护概论》、《工程造价》,主持参与教改项目4项;指导本科生第六届黑龙江省“龙江杯”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2项;出版教材2部,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励一等奖等2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3项;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检索论文4篇,发表EI检索论文7篇,发表其他论文1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奖励一等奖等8项。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MK体育,MK(中国)“教学新秀”称号、MK体育,MK(中国)“丁香学者·学术新秀”称号、哈尔滨市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称号,获得MK体育,MK(中国)突出贡献奖、MK体育,MK(中国)优秀科研工作者等荣誉。

(1)自然情况:刘兴国,男,1985年12月出生,副教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区交通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工程法规与项目管理》、《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本科生结构大赛1项;出版教材1部。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桥梁结构设计与分析、桥梁防灾减灾,主持参与科研项目4项;指导本科生大创项目1项;发表EI检索论文1篇,发表其他论文1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高寒地区温度作用对钢箱连续梁桥施工阶段的影响研究》等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6项,项目总结费近1000万元。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获MK体育,MK(中国)科研突出贡献奖。

(1)自然情况:王晶彦,女,1977年12月出生,高级实验师/博士,毕业于佳木斯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学术兼职:黑龙江省电镜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体视学学会会员。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主持参与省级及其它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材料表面工程;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EI收录论文3篇、其它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获市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校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

(4)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校级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实验教师。

(1)自然情况:包文慧,男,1988年9月出生,讲师/工学博士,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林业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智能建造系专业教师职务。

(2)教学方向:主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3)科研方向及成果:主要研究方向木材仿生智能科学、高性能混凝土、固废材料综合利用等研究。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编写行业标准1部。主持1项省部级项目,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联合引导项目。

(1)自然情况:李琳,女,1980年9月出生,讲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震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国家一级结构注册工程师,黑龙江省地震工程学会会员。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原理》等,主持参与教改项目3项;指导本科生结构设计大赛3项。

(3)科研方向及成果:从事强震动记录的工程选取方向研究,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项;发表EI检索论文1篇,发表其他论文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1部。

(1)自然情况:王大勇,男,1973年12月出生,副教授,工学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工程CAD》、《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及应用》、《专业电算》、《工程测量》,主持参与教改项目1项;指导学生结构设计、BIM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多项奖励。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及建筑信息建模,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5篇。

(1)自然情况:徐培彬,女,1983年1月出生,讲师/博士,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应用》。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工程地震,发表SCI检索论文5篇,发表EI检索论文1篇,发表其他论文5篇;出版专著1部。

(1)自然情况:谢家斌,男,1990年3月出生,讲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主讲课程为《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3)科研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相变材料,曾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严寒地区村镇建筑材料、结构与节能一体化技术》。

(1)自然情况:范铂,女,1992年6月出生,讲师职称/工学博士学位,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专任教师职务,以及取得行业领域资格及社会兼职。

(2)教学方向及成果:主讲课程为《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环境保护概论》。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建筑用结构胶黏剂的研发与应用,主持参与科研项目5项;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发表SCI检索论文4篇,发表其他论文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奖励二等1项。

(1)自然情况:谢弘佳,女,1997年11月出生,助教/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1)自然情况:陈宝松,男,1995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主讲课程为《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地下建筑结构》等,指导本科生结构大赛1项。

(3)获得荣誉称号及其他奖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自然情况:董琳,女,1998年6月出生,讲师,土木水利硕士,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为智能建造系教师。

(2)教学方向:主讲课程为《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1)自然情况:刘凯伟,男,1988年11月生,讲师/硕士,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

(2)教学方向及成果: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立项3项,指导学生参加“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蓝桥杯”等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7项,东北赛区一二三等奖多项。出版教材一部。

(3)科研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主持参与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北大中文核心收录论文2篇,其他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