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省寒区湿地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少鹏带队参加第三届湿地环境生态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24-12-02 08:01 吴文雪 点击:

(文/丁俊男)为深入推进湿地的高水平保护和湿地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20241128日至29日,第三届湿地环境生态论坛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湿地环境生态保育与功能开发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昆明市召开,全国湿地环境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交流和探讨湿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相关议题。作为联办单位之一,我校副校长、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少鹏教授带领地理与旅游学院辛宇杰、许楠、丁俊男和王昊宁4名教师参加会议。

1128日上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云南大学副校长段兴武,生态环境部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何春光分别致辞。开幕式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于少鹏教授和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段昌群教授主持,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高吉喜,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段昌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袁增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钱法文,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特邀主旨报告。

于少鹏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特邀主旨报告

1128日晚,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湿地环境生态保育与功能开发专业委员会委托,执委会主任于少鹏教授主持召开了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会议在全面总结2024年专委会工作基础上,对下一届湿地环境生态论坛的举办、专委会后续特色工作等事项进行了深入研讨。经会议选举,增补我校辛宇杰研究员为专委会常务委员,增补王昊宁、许楠、丁俊男、孟博等教师为专委会委员。

会议期间,于少鹏教授、辛宇杰研究员、王昊宁副教授在分会场作了主题报告。于少鹏教授在“湿地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管理”分会场作了题为《生态视角下寒区湿地修复案例分析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以北极地区冻土湿地、美国北达科他州人工湿地、加拿大沼泽湿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的苔草草丘湿地恢复等为案例分析了寒区湿地的生态修复问题;分享了所承担的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植被及鸟类栖息地恢复的生态修复案例;并就寒区湿地生态修复主要过程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于少鹏教授在分会场作主题报告

辛宇杰研究员在“湿地研学与科普教育”分会场作了题为《大力发展生态湿地研学正当时》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湿地研学领域中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和对策,分享了所承担的湿地研学课程及设施建设案例,并代表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提交了“鹤舞扎龙 鸣湖书韵”的研学精品课程。

辛宇杰研究员在分会场作主题报告

王昊宁副教授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会场作了题为《生态友好型防控技术在湿地蛙类新发传染病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壶菌和蛙病毒等新发传染病导致的两栖动物种群锐减现状,揭示了重金属污染对蛙类生存的影响机理、蛙类疾病的空间流行病学规律,探讨了基于多层次蛙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先进检测技术的生态友好型防控技术。

王昊宁副教授在分会场作主题报告

本次湿地环境生态论坛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湿地环境生态保育与功能开发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的成功召开,将对我国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扩大我校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寒区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开展与省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建立更深层次的学术合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上一条:地理与旅游学院开展寒假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下一条:地理与旅游学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关闭

Copyright ? MK体育,MK(中国)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