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8:30,为提高学生保护湿地意识,加深学生对哈尔滨国际湿地城市的了解,湿地使者社团与哈尔滨湿地研究院联合举办了“大美湿地一日行”湿地考察学习活动。由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于少鹏教授,史传奇老师,丛东来老师及分团委书记刘彤老师带队,湿地使者社团学生120余人考察了哈尔滨市典型的城市湿地。
首站考察学习地点为哈尔滨市滨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于院长以“河漫滩二元结构”为切入点,向学生们讲解了滨江湿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使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河流湿地的基本结构及生态功能。史传奇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滨江湿地的植物种类及群落特征。
第二站考察学习地点为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湿地公园,老师们带领社团学生重点考察了湿地人文景观,剖析了湿地的空间格局与动态演变过程。同学们沿着滨水大道透水实验地坪前行,聆听了老师们对海绵城市理念与湿地建设的相关讲解,感受了大美龙江湿地的秀美风光。
最后一站到达哈尔滨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老师们为社团学生讲解了江心洲湿地的形成过程及其植被特殊性,并介绍了哈尔滨湿地研究院研究团队在该湿地恢复重建区所开展的湿地植被恢复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引发了同学们对湿地保护及合理利用的辩证思考。随后,史老师带领同学们认知了岛上的重点湿地植物,并采集了部分植物标本。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人人有责。通过一天的“大美湿地一日行”学习考察,使每位同学受益匪浅,切实感受到了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无限美好风光,感受了国际湿地城市的魅力,强化了保护湿地、爱护湿地的意识。

于少鹏教授为社团学生们讲解湿地地貌及结构特征

史传奇老师为社团学生们讲解湿地植物种类及群落特征

全体师生在哈尔滨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考察学习
![`%H]}{G6@[M6N3KR0EE6IOF](/__local/3/6C/7A/F819738C323956E9D35CB41A30B_0E50473D_6902.jpg)
全体师生在滨江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学习
湿地使者社团
哈尔滨湿地研究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2019年9月16日